2014年4月21日 星期一

Hi, Taiwan, 愛台灣-用攝影看見腳下的土地



/林珮芸
photo/  NOT TODAY, 阮芊

生於斯長於斯,由台灣土地孕育茁壯的藝術家不計其數;在國際間發光發熱的本土藝術家更不在話下。從電影KANO及「看見台灣」我們再一次被這片土地的熱情與生命力感動。努力讓台灣被世界看見,靠政府也許速度太慢,在民間早就一片生氣蓬勃。近期最活躍的就是由獨立出版工作室Waterfall的新雜誌NOT TODAY」低調企劃與留法藝術家阮芊菡所發起的,關於台灣的攝影展。NOT TODAY以季刊型式的平面雜誌和網路書店展示,其中Hi Taiwan是一個獨立的企劃主題,以城市為主題,邀請國際藝術家,以「駐地」型式拍攝初他()眼中的台灣;而阮芊菡的「台灣人攝影計劃」於民國10206月、07月、08月,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全台臉譜攝錄,希望未來不需要用晦昧的語言向外國人解釋「台灣是什麽樣貌?」。

Hi Taiwan」以及「台灣人攝影計劃」聽起來有種異曲同工、殊途同歸的巧妙連結。前者是請國外不認識台灣(或是曾與台灣有些微淵源)的攝影師,協助他進入一個陌生的場域進行創作。第一期雜誌則請到國際史詩級日本攝影師「米田知子」(Tomoko Yoneda)到台南鄉村「菁寮」停留大約兩周做主題拍攝。旅居倫敦的女性攝影師米田知子在海外生活超過20,早期作品為拍攝柏林圍牆倒塌、冷戰結束時期的歐洲題材,近期作品則與日本現代化進程相關。其中亞洲系列範圍擴及俄國、韓國、中國;1995年,在神戶中心發生阪神淡路大地震時,米田拍攝了地震災後的情景,而十年後《A Decade After》系列作品則是米田知子的延續關注。



向來拍的都是歷史重要場景,怎麽會到台南「無米樂」的故鄉,紀錄這一個連台灣人都不太熟悉的風土人文? Hi Taiwan」的企劃小八和依秋和我們分享這一系列的主題精神和幕後花絮。「只能說很幸運,據說來台灣這段時間剛好是米田先生最忙碌的時候」赴東京親自邀請攝影師的小八輕聲微笑說。因為是第一期,所以Waterfall團隊涉及較多的行政庶務,協助攝影師借到大型拍攝工具;在攝影師出發前,先以友善的方式向菁寮鄰里打聲招呼,說「有個日本人會來拍照」其他的,就交由米田知子與當地有機地交流、互動。照片中的菁寮安靜、散發一種結合農村蕭條但是作物興盛的複雜情緒。大約兩周的時間,米田知子專注地拍照,一片綠意的稻田和茂盛的龍眼樹,偶爾可以用日語和當地年長的農民溝通無礙,被熱情的台灣人拉回家喝茶招待;這些只有在菁寮會發生的故事,相較於歷史的重大議題,我想對於她來說,應該是較為愉悅的經驗。不是第一次來到台灣, 2010關渡雙年展--記憶的總合,就以作品「歷史的亡靈」(Phantoms of History)來台灣參展。


Hi Taiwan」的精神主要是以攝影為媒介,和國外攝影師一起發掘從來不知道的台灣,無論是風土文化、時代精神、傳統與現代,也許透過另一雙眼睛會比慣習的我們來地敏感、精確。第二期攝影師是Debbie Tea,地點是三重,源起於攝影師要求工作人員帶他到一個近乎「文化沙漠」的城市,他希望以全新的眼光重新看待這個地方。破敗的街道與外移人口的熙攘,點燃藝術家嘗試以黑白攝影及後製特效的方式創作;這是Debbie Tea從未運用的大膽嘗試。第三期的藝術家是Nicholas Brooks,地點選在花蓮,因為他希望能同時接近原物料聚集地與大自然,此行是他首次來到亞洲——台灣。

外來的和尚絕對不會比較會唸經,遠在巴黎念書的藝術家阮芊菡發現,自己對於台灣的模樣實在很模糊。台灣究竟是什麽樣的面貌?這裡的人跟其他華人地區的有何不同呢?於是她透過號召、邀請民眾於約定的時間、地點共同參與臺灣當代覆蓋規模最廣、精密程度更甚人口普查的肖像攝影。在全台灣各地進行拍攝,此計畫不受任何疆界阻隔,跨地域、年齡、職業、族群;期許能於夏秋之際,集結各路志願者共同參與、製作臺灣人臉譜文獻,深刻記錄身處熱帶亞熱帶並存的島民臉龐。最後於網路發表,一張張報數似的素人肖像,不分階級同樣平等地面對鏡頭,拍攝地點選在市集、自由廣場、中壢唱片行、台東都蘭這些庶民出入的空間,讓計劃更貼近真實生活。簡單真實的臉孔,無需語言即可傳達台灣的在地精神。


「台灣人攝影計劃」與「Hi Taiwan」計劃用不同的角度與視野,進行一場探索台灣的對話,或許草根或許過於隆重,攝影師用鏡頭頌詠一篇篇視覺攝影詩。台灣有太多面貌如同山海變化萬千的自然景觀。電影「看見台灣」從空間俯瞰地景自然;攝影師的鏡頭則穿越人文氣象,好好讓世界看見「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」。

原文刊登於全球華人藝術網 藝評人專區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