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2月5日 星期四

博物館新趨勢 靈動性(agile)策展概念 2015 Tokyo Museum研討會


/林珮芸

從軟體開發看文化行銷
1971一群軟體研發者正式發布「敏捷軟體開發宣言」(Agile Manifesto),目的是為了因應快速科技前進的人文精神。宣言中提到:敏捷程序提倡可持續的開發。贊助者、開發者及使用者應當能不斷地維持穩定的步調。持續追求優越的技術與優良的設計,以強化敏捷性。(超連結http://www.agilemanifesto.org/)《維基經濟學》作者Don Tapscott在《N世代衝撞》一書中提出第二代行銷概念,從4P產品(product)、價格(price)、位置(place)、促銷(promotion)ABCDE行銷,指的是任何地方(Anyplace)、品牌(Brand)、溝通(Communication)、探索(Discovery)、體驗(Experience),清晰說明過去被視為傳統、權威、由上而下的溝通方式已被「共創」、「共享」、「共識」所取代。

東京市中心神保町(Jimbocho)區、鄰近千代田區(Ochanomizu)這裡聚集了日本多所大學,濃濃的學院風氣令人嚮往。鄰近表參道高級奢華區與竹下通街(似台北西門町),多元文化風氣交織、衝擊、不見歇地提供國外旅客驚奇的體驗;而明治大學中國際學生的比例可以在餐廳中明顯看出。一場重新定義未來博物館的討論於焉展開。

2015113日到16日,於東京「明治大學」盛大舉辦博物館趨勢研討2015 Tokyo Museum,由明治大學藝術系、日本博物館學會、東京國立博物館、國立歷史博物館、大妻女子大學博物館、英國萊斯特大學博物館系及台北教育大學共同舉辦,延續為期四年的博物館趨勢探討。主題為『靈動性博物館:打造一個持續改變的展示廳』 (The Agile Museum: Building Institutions for Continual Change)。筆者親逢盛事,聆聽了精彩的講題發表,並對臺灣在國際藝文貢獻感到榮幸,特此撰文分享所見所聞。

社區型博物館VS國家級博物館
2014年,國際博物館協會行銷與公關委員會(ICOM MPR)於臺北舉辦,筆者有幸專訪來自巴西里約熱內盧的資深媒體人及博物館策略顧問Luis Marcelo Mendes,他說到,當大家走進倫敦或是紐約博物館時,總是覺得和自己的距離很遙遠,這時候小型(社區型)博物館反而是真正可以連結社區的第三空間。若是博物館成功行銷,確實找到品牌定位,吸引社區的民眾,改變他們看世界的眼光,而不久之後,民眾也會將其所獲回饋給博物館。小而美的博物館同樣可以藉由網路的力量,與世界接軌與民眾串連。博物館的力量超過任何一種城市行銷和政治力量。

相似地,於2015 Tokyo Museum研討會中,標竿講者有志一同地認為,未來博物館應該放下主導權威,邀請民眾一起參與、並貢獻展示內容(content),關注焦點將由過去的製作者(producer)轉移至閱聽者、消費者(consumer)。面臨全球經濟不景氣,國家財政拮据,過去依賴政府補助的思維必須改變,博物館可以是創新的微型企業。

非營利性的博物館以銷售門票為收入來源,新的商業思維卻以文化為銷售產品,如何可以結合「策展」×「創造」(curate x create),提供藝文空間作為租借場地,開放PARTY、婚禮、各種商業活動進駐,增加博物館收益來源,也令商業活動成為無可取代的獨特經驗。古典本位主義強調不可挑戰的自我(ego),傳統博物館自豪於代代相傳的歷史沿襲。然而未來新興博物館將主張「民主」、「開放」。無論是國立博物館或是民間私人博物館,都是人們共同享有的空間。

聯盟策略 主動出擊
籌備超過十年時間,英國曼徹斯特博物館群協會Greater Manchester Museums Group聯合8家小型博物館、21所藝廊、共擁有856,000件收藏品。除了提供在地文化藝術活動;商業模式中最重要的是國際巡迴展,將小型博物館藏集中企劃,推廣至世界各地。計劃策展人每六周開會一次,討論巡迴展的多元面向,融合商業思維,提供小而美、創新、多元、彈性的服務。不同於大型博物館的組織沉重,小型博物館更容易走進民眾生活,發現新的服務需求;對其他國家來說,同時也認識西北英格蘭的另一種管道。

GMMG代表Tony說:「從前民眾多是免費參觀博物館,然而新的策展思維將改變付費方式。從免費到收取不同定價的門票,民眾需要被教育,館方也需要被改變」。接著又以一篇青少年寫的文章「為何博物館這麼無聊」為例(Why museums suck)詼諧邁入老化的博物館將不再吸引年輕人的目光,即便是知名的六大博物館,對一般的青少年來說,單向傳遞知識訊息的溝通方式,如同傳道一樣令人備感壓力。

博物館的新挑戰
有人認為博物館是新興的概念,但事實上博物館與過去的「圖書館」相似,同樣面臨使用者的缺乏。我回想起在英國就學期間,教育系統為了找回閱讀者,政府極力推廣圖書館的便利性與多功能。博物館過去是國家以及私人收藏、展示文物的權威空間,擁有愈多的藝術品代表擁有越高的社會地位。民眾僅能被動地觀賞、接受策展所單一發布的訊息。隨著科技進步,人們有更多的管道接觸藝術品,博物館成為一個體驗空間,而這樣的空間正與休閒娛樂如電影院、演唱會、表演藝術、運動賽事等抗衡。英國皇家歷史博物館館長Michael Day認為「博物館應該不只是收藏藝術品的地方,更應該是一個說故事的空間」。

因此,人人都有機會可以說自己的故事,有越來越多的博物館廣邀民眾捐出老照片、家中有歷史意義的擺飾、錄製影片,記錄一個城市的共同回憶,重新型塑當地的文化面貌。如利物浦博物館最受歡迎的展覽「回憶之家」(House of Memories)
就是透過當地人的力量拼湊出一個新工業城市的形象。對一個年輕的社區來說,沒有傳統歷史意味著缺乏文化累積,對創新的博物館來說,持續流動變化的生活何嘗不是最真實的常民藝術。從日本「國立民族學博物館」文化資源研究中心教授吉田憲司、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張譽騰,到利物浦博物館館長Janet Dugdale的演說中,都共同認為「寫自己的歷史」是未來博物館策展的趨勢。

靈機應變 創造大家的博物館
“Agile”(靈動)是本次研討會的精神,人與科技的不同在於前者有判斷與情感的決定權。適切的科技讓生活更美好;過度的科技卻一筆抹去傳統智慧與經驗,唯有人的大腦與心可以決定未來前進的方向。Agile概念應用在博物館的發展同樣貼切。長期觀察古物博物館如何運用科技的學者Ross Parry,也是「數位時代中的博物館」(Museums in a Digital Age)作者分享後數位時代的人文精神。科技讓距離消弭,但不代表增加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、減少人際之間互動的機會。日本社會中最嚴重的高齡化問題,加速博物館單位思索如何照顧對科技產品陌生的客群,是否可以讓操作更簡單、字體放大、更有趣、更貼心。過去強調學生教育的功能性也將漸漸地分散到銀髮族群身上。

聽起來我們正適逢一個精彩萬分的時代,許多過去被認為「正確」的堅固主義正悄悄融化,將「消費者」轉型為「生產性消費者」;將非營利進化為可以自給自足;將單一大型博物館下放為眾社區型博物館聯盟。合作關係(Partnership)、領導力(leadership)、數位策略(digital strategies)這樣的關鍵字,在2015 Tokyo Museum不斷被提起。博物館研討會從2010年開始,經過2011-2013,皆於臺北舉辦,本屆為第四屆,開創了文化政策的創新思辯。從臺北到東京,從亞洲到歐洲,「靈動宣言」鼓舞我們勇敢迎接改變,不懼怕、不迷網,持續應變,進步的速度不遲倦。





2 則留言:

  1. 您好
    若是張譽騰館長的話
    單位應該是位於台北的"國立歷史博物館"
    "台灣歷史博物館"是位於台南安南區的另一個館所
    http://www.nmth.gov.tw/

    回覆刪除
  2. 您好
    謝謝指正~已經修改囉~~請多多支持!!

    回覆刪除